1965年7月的一天,中央办公厅为毛主席送来了一封信以及一张照片,信上写道:“请毛主席辨认照片上的人。”毛主席阅读完信件后,拿起照片仔细端详,很快便认出了照片中的人:“这不是赵宝成吗?我曾在瑞金时与他一起工作过。”毛主席的话语中充满了回忆,赵宝成,这位曾为革命事业付出巨大牺牲的英雄,再一次被记起。
写信给毛主席的人是赵宝成和妻子石澹峰的独生子——石毅。由于父母早年投身革命,石毅从小便是由外祖父母抚养长大的。1936年,石澹峰从中央苏区回到山西翼城,此后石毅便随母亲辗转各地生活。年幼的石毅从未见过父亲长什么样子,每当母亲提到父亲时,总是含糊地告诉他:“你父亲到外国留洋去了。”
1944年秋,石澹峰为了躲避阎锡山的怀疑,带着石毅来到了国统区,并通过自己曾是学生的李仲毅进入了宜川中学工作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李仲毅向石澹峰问起赵宝成的下落,石澹峰这才向他透露了真相:“赵宝成早在红军长征时就已牺牲。”当李仲毅询问赵宝成遗留了什么时,石澹峰遗憾地答道:“这些年战乱不断,我们家破人亡,连丈夫的一张照片都没有保存下来。”
展开剩余79%听到这个,李仲毅深感同情,不久后,他带着一张照片找到了石澹峰。照片记录了赵宝成与石澹峰当年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的场景。令人惊讶的是,照片角落处还写着:“1929年4月13日,摄于沪,虹口公园。”看到这张珍贵的照片,石澹峰激动万分,便请求李仲毅将这张照片留下。此后,这张照片成为了石澹峰珍贵的回忆,直到她去世前,照片一直伴随在她身边。
随着新中国的建设逐步步入正轨,石澹峰继续担任教育工作并当选为陕西朝邑县人民代表。然而,身体状况不佳的她在1950年回到老家养病。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,石澹峰便被安排到临汾师范担任政治辅导员。然而,仅两年后,由于健康问题,她再次离开了工作岗位,获准回家继续休养。尽管她深感国家的建设蒸蒸日上,但也时常怀念丈夫赵宝成,心中充满了对他为革命献身的敬意。
1951年,山西省委开展对革命烈士的传略征集工作,石澹峰随即写下了《赵宝成烈士略传》,并寄给省委。然而,赵宝成的牺牲情况没有证实,导致赵宝成未能被认定为烈士,石澹峰的努力也未能得到回报。对于这样的消息,石澹峰感到极为震惊和难过。尽管自己并没有为革命付出任何物质上的要求,但连丈夫的烈士身份都无法确认,这让她的内心感到失落和无奈。
石澹峰决定在前往北京治疗期间,找到自己革命时期的上司赵品三寻求帮助。赵品三建议她联系邓颖超,邓颖超当时正在北戴河疗养。听闻石澹峰的遭遇,邓颖超表示,虽然她能安排石澹峰接受治疗,但要为赵宝成证明烈士身份,必须得到毛主席的认可和指示。
这时,石毅也因为父亲赵宝成的烈士身份问题,遇到了入党上的困难。石毅曾多次尝试通过不同渠道为父亲寻找相关证据,但始终没有明确的答复。1956年,石毅在丹东举行婚礼,石澹峰未能亲自到场,于是她将贺词和那张照片寄给儿子所在的部队,部队领导代为宣读,石毅首次看到了父母的合影。婚礼结束后,石毅将这张照片放大并悬挂在卧室里,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父母的存在。
然而,尽管石毅心中已经有了不少线索,入党申请却屡屡被拒。部队领导告诉石毅,他未能入党的原因并非因为知识分子要求严格,而是因为他父亲的历史没有得到明确确认。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后,石毅决定进一步寻找父亲的真实身份。
1965年,石毅的老战友在看到那张照片后,鼓励他给毛主席写信请求帮助。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和反复修改,石毅终于决定将信和照片寄给毛主席。在信中,石毅详细阐述了自1954年开始,自己曾多次向各地部门请求查找父亲赵宝成的下落,但始终无果,最后只得求助于毛主席,希望他能辨认照片上的人,并为赵宝成作证。
毛主席看完信后,立即作出了批示:“赵宝成在中央苏区担任过中央政府总务厅长,我曾与他共事,请中组部联系相关人员进行调查,并告知其家属。”毛主席的亲自作证使得事情有了突破性进展。两个月后,中组部的复函确认,赵宝成曾在中央苏区担任总务厅长,在红军长征期间随机关游击,最后下落不明。此后,赵宝成的烈士身份逐渐得到确认,石毅终于获得了关于父亲的正式答复。
1966年12月,赵宝成烈士的抚恤会在山西翼城县举行,赵宝成烈士的革命事迹被更多人知晓,石毅的心中终于得到了安慰。赵宝成的贡献不仅被历史铭记,还通过修建中央苏区六大建筑,成为中国革命史的重要象征。
如今,赵宝成的事迹依然被后人传颂,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研究和纪念,了解他在革命中为中国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。
发布于:天津市美林配资-配资炒股平台入配资-配资公司排名前十-哈尔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